建筑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5日 点击数:1,703 字号:【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6.1.1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其在机电管线综合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丰富的模型信息库、与多种软件方便的数据交换接口,成熟、便捷的的可视化应用软件等,比传统的管线综合技术有了较大的提升。

(2)深化设计及设计优化

机电工程施工中,许多工程的设计图纸由于诸多原因,设计深度往往满足不了施工的需要,施工前尚需进行深化设计。机电系统各种管线错综复杂,管路走向密集交错,若在施工中发生碰撞情况,则会出现拆除返工现象,甚至会导致设计方案的重新修改,不仅浪费材料、延误工期,还会增加项目成本。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技术可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模型整合,可很方便的进行深化设计,再根据建筑专业要求及净高要求将综合模型导入相关软件进行机电专业和建筑、结构专业的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报告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避让建筑结构。机电本专业的碰撞检测,是在根据“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建模的基础上对设备和管线进行综合布置并调整,从而在工程开始施工前发现问题,通过深化设计及设计优化,使问题在施工前得以解决。

(3)多专业施工工序协调

暖通、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等各专业由于受施工现场、专业协调、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局部的、隐性的专业交叉问题,各专业在建筑某些平面、立面位置上产生交叉、重叠,无法按施工图作业或施工顺序倒置,造成返工,这些问题有些是无法通过经验判断来及时发现并解决的。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智能化特性,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净高控制检查和精确预留预埋,或者利用基于BIM技术的4D施工管理,对施工工序过程进行模拟,对各专业进行事先协调,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和解决碰撞点,减少因不同专业沟通不畅而产生技术错误,大大减少返工,节约施工成本。

(4)施工模拟

利用BIM施工模拟技术,使得复杂的机电施工过程,变得简单、可视、易懂。

BIM4D虚拟建造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采用动态跟踪可视化施工组织设计(4D虚拟建造)的实施情况,对于设备、材料到货情况进行预警,同时通过进度管理,将现场实际进度完成情况反馈回“BIM信息模型管理系统”中,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及纠偏,实现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基于BIM技术对施工进度可实现精确计划、跟踪和控制,动态地分配各种施工资源和场地,实时跟踪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并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及时分析偏差对工期的影响程度以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

(5)BIM综合管线的实施流程

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了解合同技术要求、征询业主意见→确定BIM深化设计内容及深度→制定BIM出图细则和出图标准、各专业管线优化原则→制定BIM详细的深化设计图纸送审及出图计划→机电初步BIM深化设计图提交→机电初步BIM深化设计图总包审核、协调、修改→图纸送监理、业主审核→机电综合管线平剖面图、机电预留预埋图、设备基础图、吊顶综合平面图绘制→图纸送监理、业主审核→BIM深化设计交底→现场施工→竣工图制作。

6.1.2技术指标

综合管线布置与施工技术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593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建筑给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6.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电站等所有在建及扩建项目。

6.1.4工程案例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4、5栋、广州地铁六号线如意坊站、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等机电安装工程。

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6.2.1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通过螺纹、弹簧片以及螺旋钢丝等机械方式,对导线施加稳定可靠的接触力。按结构分为:螺纹型连接器、无螺纹型连接器(包括:通用型和推线式两种结构)和扭接式连接器,其工艺特点见表6.1,能确保导线连接所必须的电气连续、机械强度、保护措施以及检测维护4项基本要求。

6.1符合GB13140系列标准的导线连接器产品特点说明

连接器类型

 

比较项目

无螺纹型

扭接式

螺纹型

通用型

推线式

连接原理图例

 

 

 

 

制造标准代号

GB 13140.3

GB 13140.5

GB 13140.2

连接硬导线(实心或绞合)

适用

适用

适用

连接未经处理的软导线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适用

连接焊锡处理的软导线

适用

适用

适用

不适用

连接器是否参与导电

参与

不参与

参与/不参与

IP防护等级

IP20

IP20或IP55

IP20

安装工具

徒手或使用辅助工具

徒手或使用

辅助工具

普通螺丝刀

是否重复使用

      
 

 

(2)施工工艺

1)安全可靠:应该是很成熟的,长期实践已证明此工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高效:由于不借助特殊工具、可完全徒手操作,使安装过程快捷,平均每个电气连接耗时仅10s,为传统焊锡工艺的1/30,节省人工和安装费用。

3)可完全代替传统锡焊工艺,不再使用焊锡、焊料、加热设备,消除了虚焊与假焊,导线绝缘层不再受焊接高温影响,避免了高举熔融焊锡操作的危险,接点质量一致性好,没有焊接烟气造成的工作场所环境污染。

主要施工方法:

1)根据被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导线根数、软硬程度,选择正确的导线连接器型号。

2)根据连接器型号所要求的剥线长度,剥除导线绝缘层。

3)按图6.1所示,安装或拆卸无螺纹型导线连接器。

   

6.1 A推线式连接器的导线安装或拆卸示意图图     6.1 B通用型连接器的导线安装或拆卸示意图

4)按图6.2所示,安装或拆卸扭接式导线连接器。

 

6.2 扭接式连接器的安装示意图

6.2.2技术指标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建筑电气细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CECS421、《低压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章布线系统)GB16895.6、《家用及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GB13140。

6.2.3适用范围

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1kV及以下和直流1.5kV及以下建筑电气细导线(6mm2及以下的铜导线)的连接。

6.2.4工程案例

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安装工程中。

6.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6.3.1技术内容

可弯曲金属导管内层为热固性粉末涂料,粉末通过静电喷涂,均匀吸附在钢带上,经200℃高温加热液化再固化,形成质密又稳定的涂层,涂层自身具有绝缘、防腐、阻燃、耐磨损等特性,厚度为0.03mm。可弯曲金属导管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新一代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已被编入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大量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强电、弱电、消防系统,明敷和暗敷场所,逐步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

(1)技术特点

1)可弯曲度好:优质钢带绕制而成,用手即可弯曲定型,减少机械操作工艺;

2)耐腐蚀性强:材质为热镀锌钢带,内壁喷附树脂层,双重防腐;

3)使用方便:裁剪、敷设快捷高效,可任意连接,管口及管材内壁平整光滑,无毛刺;

4)内层绝缘:采用热固性粉末涂料,与钢带结合牢固且内壁绝缘;

5)搬运方便:圆盘状包装,质量为同米数传统管材的1/3,搬运方便;

6)机械性能:双扣螺旋结构,异形截面,抗压、抗拉伸性能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 1.1 的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

(2)施工工艺

可弯曲金属导管基本型采用双扣螺旋结构、内层静电喷涂技术,防水型和阻燃型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包覆防水、阻燃护套。使用时徒手施以适当的力即可将可弯曲金属导管弯曲到需要的程度,连接附件使用简单工具即可将导管等连接可靠。

1)明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于设备、器具、弯头中点、管端等边缘的距离应小于0.3m;

2)暗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之间,并与钢筋绑扎牢固。管子绑扎点间距不宜大于0.5m,绑扎点距盒(箱)不应大于0.3m。

6.3.2技术指标

(1)主要性能

1)电气性能:导管两点间过渡电阻小于0.05Ω标准值;

2)抗压性能:1250N压力下扁平率小于25%,可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04 1.1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要求;

3)拉伸性能:1000N拉伸荷重下,重叠处不开口(或保护层无破损),可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04 1.1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要求;

4)耐腐蚀性:浸没在1.186kg/L的硫酸铜溶液,可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 1.1的分类代码4内外均高标准要求;

5)绝缘性能:导管内壁绝缘电阻值,不低于50MΩ。

(2)技术规范/标准

《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JG/T 3053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04 1.1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2部分:可弯曲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GB 2004 1.22 、《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配线工程技术规范》CECS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7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GB 50116 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

6.3.3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物室内外电气工程的强电、弱电、消防等系统的明敷和暗敷场所的电气配管及作为导线、电缆末端与电气设备、槽盒、托盘、梯架、器具等连接的电气配管。

6.3.4工程案例

沈阳桃仙机场T3航站楼、杭州高德置地(七星级酒店)、北京CBD(阳光保险金融中心、韩国三星总部大楼)、北京丽泽商务区(中国铁物大厦、中国通用大厦)等机电安装工程。

6.4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

6.4.1技术内容

装配式成品支吊架由管道连接的管夹构件、建筑结构连接的锚固件以及将这两种结构件连接起来的承载构件、减震(振)构件、绝热构件以及辅助安装件构成。该技术满足不同规格的风管、桥架、工艺管道的应用,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管路定位和狭小管井、吊顶施工,更可发挥灵活组合技术的优越性。近年来,在机场、大型工业厂房等领域已开始应用复合式支吊架技术,可以相对有效地化解管线集中安装与空间紧张的矛盾。复合式管线支吊架系统具有吊杆不重复、与结构连接点少、空间节约、后期管线维护简单、扩容方便、整体质量及观感好等特点。特别是《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实施,采用成品的抗震支吊架系统成为必选。

(1)技术特点

根据BIM模型确认的机电管线排布,通过数据库快速导出支吊架型式,从供应商的产品手册中选择相应的成品支吊架组件,或经过强度计算,根据结果进行支吊架型材选型,设计,工厂制作装配式组合支吊架,在施工现场仅需简单机械化拼装即可成型,减少现场测量、制作工序,降低材料损耗率和安全隐患,实现施工现场绿色、节能。

主要技术先进性在于:

1)标准化:产品由一系列标准化构件组成,所有构件均采用成品,或由工厂采用标准化生产工艺,在全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批量生产,产品质量稳定,且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2)简易安装:一般只需2人即可进行安装,技术要求不高,安装操作简易、高效,明显降低劳动强度;

3)施工安全:施工现场无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从而消灭了施工过程中的火灾事故隐患;

4)节约能源:由于主材选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轻型C型钢,在确保其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所用的C型钢质量相对于传统支吊架所用的槽钢、角钢等材料可减轻15%~20%,明显减少了钢材使用量,从而节约了能源消耗;

5)节约成本:由于采用标准件装配,可减少安装施工人员;现场无需电焊机、钻床、氧气乙炔装置等施工设备投入,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6)保护环境:无需现场焊接、无需现场刷油漆等作业,因而不会产生弧光、烟雾、异味等多重污染;

7)坚固耐用:经专业的技术选型和机械力学计算,且考虑足够的安全系数,确保其承载能力的安全可靠;

8)安装效果美观:安装过程中,由专业公司提供全程、优质的服务,确保精致、简约的外观效果。

(2)施工工艺

1)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2)支吊架安装要根据管子位置,找平、找正、找标高,生根要牢固,与管子接合要稳固。

3)吊架要按施工图锚固于主体结构,要求拉杆无弯曲变形,螺纹完整且与螺母配合良好牢固。

4)在混凝土基础上,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时,膨胀螺栓的打入必须达到规定的深度,特殊情况需做拉拔试验。

5)管道的固定支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

6)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滚珠、滚轴、托滚等活动零件与其支撑件应接触良好,以保证管道能自由膨胀。

7)所有活动支架的活动部件均应裸露,不应被保温层覆盖。

8)有热位移的管道,在受热膨胀时,应及时对支吊架进行检查与调整。

9)恒作用力支吊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调整。

10)支架装配时应先整型后,再上锁紧螺栓。

11)支吊架调整后,各连接件的螺杆丝扣必须带满,锁紧螺母应锁紧,防止松动。

12)支架间距应按设计要求正确装设。

13)支吊架安装应与管道的安装同步进行。

14)支吊架安装施工完毕后应将支架擦拭干净,所有暴露的槽钢端均需装上封盖。

6.4.2技术指标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室内管道支架和吊架》03S402、《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08K132、《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装配式室内管道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16CK208(参考图集)。

其他应符合《管道支吊架》GB/T17116、《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相关要求。

6.4.3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多种管线在狭小空间场所布置的支吊架安装,特别适用于建筑工程的走道、地下室及走廊等管线集中的部位、综合管廊建设的管道、电气桥架管线、风管等支吊架的安装。

6.4.4工程案例

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岛)会议中心、中国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青岛国际贸易中心、苏州市花桥月亮湾地下管廊、上海光源、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华晨宝马沈阳工厂等机电安装工程。

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6.5.1技术内容

工厂模块化预制技术是将建筑给排水、采暖、电气、智能化、通风与空调工程等领域的建筑机电产品按照模块化、集成化的思想,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和调试深度结合集成,通过这种模块化及集成技术对机电产品进行规模化的预加工,工厂化流水线制作生产,从而实现建筑机电安装标准化、产品模块化及集成化。利用这种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建筑机电工程建造成本,还能减少现场施工工程量、缩短工期、减少污染、实现建筑机电安装全过程绿色施工。如:

(1)管道工厂化预制施工技术:采用软件硬件一体化技术,详图设计采用“管道预制设计系统”软件,实现管道单线图和管段图的快速绘制;预制管道采用“管道预制安装管理系统”软件,实现预制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管理。采用机械坡口、自动焊接,并使用厂内物流系统整个预制过程形成流水线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采用移动工作站预制技术,运用自动切割、坡口、滚槽、焊接机械和辅助工装,快速组装形成预制工作站,在施工现场建立作业流水线,进行管道加工和焊接预制。

(2)对于机房机电设施采用标准的模块化设计,使泵组、冷水机组等设备形成自成支撑体系的、便于运输安装的单元模块。采用模块化制作技术和施工方法,改变了传统施工现场放样、加工焊接连接作业的方法。

(3)将大型机电设备拆分成若干单元模块制作,在工厂车间进行预拼装、现场分段组装。

(4)对厨房、卫生间排水管道进行同层模块化设计,形成一套排水节水装置,以便于实现建筑排水系统工厂化加工、批量性生产以及快速安装;同时有效解决厨房、卫生间排水管道漏水、出现异味等问题。

(5)主要工艺流程:研究图纸→BIM分解优化→放样、下料、预制→预拼装→防腐→现场分段组对→安装就位。

6.5.2技术指标

(1)将建筑机电产品现场制作安装工作前移,实现工厂加工与现场施工平行作业,减少施工现场时间和空间的占用;

(2)模块适用尺寸:公路运输控制在3100mm×3800mm×18000mm以内;船运控制在尺寸6000mm×5000mm×50000mm以内。若模块在港口附近安装,无运输障碍,模块尺寸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

(3)模块重量要求:公路运输一般控制在40t以内,模块重量也应根据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具体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6.5.3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工业工程、石油化工工程的设备、管道、电气安装,尤其适用于高层的办公楼、酒店、住宅。

6.5.4工程案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华润深圳湾国际商业中心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芳烃装置、神华煤直接液化装置、河北海伟石化50万/t 年丙烷脱氢装置、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中山医院、南京雨润大厦、天津北洋园等机电安装工程。

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6.6.1技术内容

(1)铜管机械密封式连接

1)卡套式连接: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施工方式,操作简单,掌握方便,是施工中常见的连接方式,连接时只要管子切口的端面能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将切口处毛刺清理干净,管件装配时卡环的位置正确,并将螺母旋紧,就能实现铜管的严密连接,主要适用于管径50mm以下的半硬铜管的连接。

2)插接式连接:一种最简便的施工方法,只要将切口的端面能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去除毛刺的管子,用力插入管件到底即可,此种连接方法是靠专用管件中的不锈钢夹固圈将钢壁禁锢在管件内,利用管件内与铜管外壁紧密配合的О形橡胶圈来实施密封的,主要适用于管径25mm以下的铜管的连接。

3)压接式连接: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式,操作也较简单,但需配备专用的且规格齐全的压接机械。连接时管子的切口端面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去除管子的毛刺,然后将管子插入管件到底,再用压接机械将铜管与管件压接成一体。此种连接方法是利用管件凸缘内的橡胶圈来实施密封的,主要适用于管径50mm以下的铜管的连接。

(2)薄壁不锈钢管机械密封式连接

1)卡压式连接:配管插入管件承口(承口U形槽内带有橡胶密封圈)后,用专用卡压工具压紧管口形成六角形而起密封和紧固作用的连接方式。

2)卡凸式螺母型连接:以专用扩管工具在薄壁不锈钢管端的适当位置,由内壁向外(径向)辊压使管子形成一道凸缘环,然后将带锥台形三元乙丙密封圈的管插进带有承插口的管件中,拧紧锁紧螺母时,靠凸缘环推进压缩三元乙丙密封圈而起密封作用。

3)环压式连接:环压连接是一种永久性机械连接,首先将套好密封圈的管材插入管件内,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对管件与管材的连接部位施加足够大的径向压力使管件、管材发生形变,并使管件密封部位形成一个封闭的密封腔,然后再进一步压缩密封腔的容积,使密封材料充分填充整个密封腔,从而实现密封,同时将关键嵌入管材使管材与管件牢固连接。

6.6.2技术指标

应按设计要求的标准执行,无设计要求时,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建筑铜管管道工程连接技术规程》CECS228和《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GB/T29038执行。

6.6.3适用范围

适用于给水、热水、饮用水、燃气等管道的安装。

6.6.4工程案例

应用薄壁不锈钢管较典型的工程有:北京人民大会堂冷热水、财政部办公楼直饮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广安贵都大酒店(五星)、广州白云宾馆、广州亚运城、杭州千岛湖别墅等机电安装工程。

应薄壁铜管较典型的工程有:烟台世茂T1酒店、天津世茂酒店、沈阳世茂T6酒店等机电安装工程。

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6.7.1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内保温金属风管是在传统镀锌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过程中,在风管内壁粘贴保温棉,风管口径为粘贴保温棉后的内径,并且可通过数控流水线实现全自动生产。该技术的运用,省去了风管现场保温施工工序,有效提高现场风管安装效率,且风管采用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加工,产品质量可控。

(2)施工工艺

相对普通薄钢板法兰风管的制作流程,在风管咬口制作和法兰成型后,为贴附内保温材料,多了喷胶、贴棉和打钉三个步骤,然后进行板材的折弯和合缝,其他步骤两者完全相同。这三个工序被整合到了整套流水线中,生产效率几乎与薄钢板法兰风管相当。为防止保温棉被吹散,要求金属风管内壁涂胶满布率90%以上,管内气流速度不得超过20.3m/s。此外,内保温金属风管还有以下施工要点,如表6.2所示。

6.2 内保温金属风管的施工要点

 

 

 

 

保温钉不得挤压保温材料超过3mm

风管两端安装有C型PVC挡风条,以防止漏风,同时防止产生冷桥现象。

法兰高度等于玻璃纤维内衬风管法兰高度加上内衬厚度

挡风条宽度为内衬风管法兰高度加上内衬厚度

 

 

1)在安装内衬风管之前,首先要检查风管内衬的涂层是否存在破损,有无受到污染等,若发现以上情况需进行修补或者直接更换一节完好的风管进行安装。

2)内衬风管的安装与薄钢板法兰风管安装工艺基本一致,先安装风管支吊架,风管支吊架间距按相关规定执行,风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逐节吊装或者在地面拼装一定长度后整体吊装。

3)内保温风管与外保温风管、设备以及风阀等连接时,法兰高度可按表6.2的要求进行调整,或者采用大小头连接。

4)风管安装完毕后进行漏风量测试,要注意的是,导致风管严密性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在于风管挡风条的安装与法兰边没有对齐,以及没有选用合适宽度的法兰垫料或者垫料粘贴时不够规范。

5)风管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尘。

6.7.2技术指标

1)风管系统强度及严密性指标,应满足《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要求;

2)风管系统保温及耐火性能指标,应分别满足《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和《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要求;

3)内保温风管金属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非金属风管制作与安装》15K114的相关规定;

4)内衬保温棉及其表面涂层,应当采用不燃材料,采用的粘结剂应为环保无毒型。

6.7.3适用范围

适用于低、中压空调系统风管的制作安装,净化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等除外。

6.7.4工程案例

上海迪士尼乐园梦幻世界、青岛部分地铁3号线1标段、中海油大厦(上海)等机电安装工程。

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6.8.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8.1.1 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代替了传统角钢法兰风管连接技术,已在国外有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并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不仅能节约材料,而且通过新型自动化设备生产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制作精度高、风管成型美观、安装简便,相比传统角钢法兰连接技术可节约劳动力60%左右,节约型钢、螺栓65%左右,而且由于不需防腐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2)施工工艺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根据加工形式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兰与风管壁为一体的形式,称之为“共板法兰”;另一种是薄钢板法兰用专用组合式法兰机制作成法兰的形式,根据风管长度下料后,插入制作好的风管管壁端部,再用铆(压)接连为一体,称之为“组合式法兰”。通过共板法兰风管自动化生产线,将卷材开卷、板材下料、冲孔(倒角)、辊压咬口、辊压法兰、折方等工序,制成半成品薄钢板法兰直风管管段。风管三通、弯头等异形配件通过数控等离子切割设备自动下料。

1)薄钢板法兰风管板材厚度0.5~1.2mm,风管下料宜采用单片、L型或口型方式。金属风管板材连接形式有:单咬口(适用于低、中、高压系统)、联合角咬口(适用于低、中、高压系统矩形风管及配件四角咬接)、转角咬口(适用于低、中、高压系统矩形风管及配件四角咬接)、按扣式咬口(低、中压矩形风管或配件四角咬接、低压圆形风管)。

2)当风管大边尺寸、长度及单边面积超出规定的范围时,应对其进行加固,加固方式有通丝加固、套管加固、Z形加固、V形加固等方式。

3)风管制作完成后,进行四个角连接件的固定,角件与法兰四角接口的固定应稳固、紧贴、端面应平整。固定完成后需要打密封胶,密封胶应保证弹性、粘着和防霉特性。

4)薄钢板法兰风管的连接方式应根据工作压力及风管尺寸大小合理选用,用专用工具将法兰弹簧卡固定在两节风管法兰处,或用顶丝卡固定两节风管法兰,弹簧卡、顶丝卡不应有松动现象。

6.8.1.2 技术指标

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相关规定。

6.8.1.3 适用范围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工作压力不大于1500Pa的非防排烟系统、风管边长尺寸不大于1500mm(加固后为2000mm)的薄钢板法兰矩形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对于风管边长尺寸大于2000mm的风管,应根据《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采用角钢或其他形式的法兰风管。采用薄钢板法兰风管时,应由设计院与施工单位研究制定措施满足风管的强度和变形量要求。

6.8.1.4 工程案例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国尊、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机电安装工程。

6.8.2金属圆形螺旋风管制安技术

6.8.2.1 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螺旋风管又称螺旋咬缝薄壁管,由条带形薄板螺旋卷绕而成,与传统金属风管(矩形或圆形)相比,具有无焊接、密封性能好、强度刚度好、通风阻力小、噪声低、造价低、安装方便、外观美观等特性。根据使用材料的材质不同,主要有镀锌螺旋风管、不锈钢螺旋风管、铝螺旋风管。螺旋风管制安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制作速度快,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施工工艺

金属圆形螺旋风管采用流水线生产,取代手工制作风管的全部程序和进程,使用宽度为138mm的金属卷材为原料,以螺旋的方式实现卷圆、咬口、合缝压实一次顺序完成,加工速度为4~20m/min。金属圆形螺旋风管一般是以3~6m为标准长度。弯头、三通等各类管件采用等离子切割机下料,直接输入管件相关参数即可精确快速切割管件展开板料;用缀缝焊机闭合板料和拼接各类金属板材,接口平整,不破坏板材表面;用圆形弯头成形机自动进行弯头咬口合缝,速度快,合缝密实平滑。

螺旋风管的螺旋咬缝,可以作为加强筋,增加风管的刚性和强度。直径1000m以下的螺旋风管可以不另设加固措施;直径大于1000mm的螺旋风管可在每两个咬缝之间再增加一道楞筋,作为加固方法。

金属圆形螺旋风管通常采用承插式芯管连接及法兰连接。承插式芯管用与螺旋风管同材质的宽度为138mm金属钢带卷圆,在芯管中心轧制宽5mm的楞筋,两侧轧制密封槽,内嵌阻燃L型密封条。

 

6.3 承插式芯管制作示意图

6.3 内接制作技术要求

接管口径/mm

内接板厚/mm

内接口径/mm

500

1.0

498

600

1.0

598

700

1.0

698

800

1.2

798

900

1.2

898

1000

1.2

998

1200

1.75

1196

1400

1.75

1396

1600

2.0

1596

1800

2.0

1796

2000

2.0

1996

 

采用法兰连接时,将圆法兰内接于螺旋风管。法兰外边略小于螺旋风管内径1~2mm,同规格法兰具有可换性。法兰连接多用于防排烟系统,采用不燃的耐温防火填料,相比芯管连接密封性能更好。

主要施工方法:

1)划分管段:根据施工图和现场实际情况,将风管系统划分为若干管段,并确定每段风管连接管件和长度,尽量减少空中接口数量。

2)芯管连接:将连接芯管插入金属螺旋风管一端,直至插入至楞筋位置,从内向外用铆钉固定。

3)风管吊装:金属螺旋风管支架间距约3~4m,每吊装一节螺旋风管设一个支架,风管吊装后用扁钢抱箍托住风管,根据支吊架固定点的结构形式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吊点,将风管调整就位。

4)风管连接:芯管连接时,将金属螺旋风管的连接芯管端插入另一节未连接芯管端,均匀推进,直至插入至楞筋位置,连接缝用密封胶密封处理。法兰连接时,将两节风管调整角度,直至法兰的螺栓孔对准,连接螺栓,螺栓需安装在同侧。

5)风管测试:根据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做漏光检测及漏风量检测。

6.8.2.2 技术指标

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50738、《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相关规定。

6.8.2.3 适用范围

适用于送风、排风、空调风及防排烟系统金属圆形螺旋风管制作安装;

1)用于送风、排风系统时,应采用承插式芯管连接方式;

2)用于空调送回风系统时,应采用双层螺旋保温风管,内芯管外抱箍连接方式;

3)用于防排烟系统时,应采用法兰连接方式。

6.8.2.4 工程案例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机电安装工程。

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6.9.1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在超高层供电系统中,有时采用一种特殊结构的高压垂吊式电缆,这种电缆不论多长多重,都能靠自身支撑自重,解决了普通电缆在长距离的垂直敷设中容易被自身重量拉伤的问题。它由上水平敷设段、垂直敷设段、下水平敷设段组成,其结构为:电缆在垂直敷设段带有3根钢丝绳,并配吊装圆盘,钢丝绳用扇形塑料包覆,与三根电缆芯绞合,水平敷设段电缆不带钢丝绳。吊装圆盘为整个吊装电缆的核心部件,由吊环、吊具本体、连接螺栓和钢板卡具组成,其作用是在电缆敷设时承担吊具的功能并在电缆敷设到位后承载垂直段电缆的全部重量,电缆承重钢丝绳与吊具连接采用锌铜合金浇铸工艺。

(2)施工工艺

1)利用多台卷扬机吊运电缆,采用自下而上垂直吊装敷设的方法。

2)对每个井口的尺寸及中心垂直偏差进行测量,并安装槽钢台架。

3)设计穿井梭头,用以扶住吊装圆盘,让其顺利穿过井口。

4)吊装卷扬机布置在电气竖井的最高设备层或以上楼面,除吊装最高设备层的高压垂吊式电缆外,还要考虑吊装同一井道内其他设备层的高压垂吊式电缆。

5)架设专用通讯线路,在电气竖井内每一层备有电话接口。指挥人、主吊操作人、放盘区负责人还必须配备对讲机。

6)电气竖井内要设置临时照明。

7)电缆盘至井口应设有缓冲区和下水平段电缆脱盘后的摆放区,面积大约30~40㎡。架设电缆盘的起重设备通常从施工现场在用的塔吊、汽车吊、履带吊等起重设备中选择。

8)吊装过程:选用有垂直受力锁紧特性的活套型网套,同时为确保吊装安全可靠,设一根直径12.5mm保险附绳,当上水平段电缆全部吊起,将主吊绳与吊装圆盘连接,同时将垂直段电缆钢丝绳与吊装圆盘连接。当吊装圆盘连接后,组装穿井梭头。在吊装过程中,在电气竖井井口安装防摆动定位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电缆摆动。将上水平段电缆与主吊绳并拢,由下而上每隔2m捆绑,直至绑到电缆头,吊运上水平段和垂直段电缆。吊装圆盘在槽钢台架上固定后,还要对其辅助吊挂,目的是使电缆固定更为安全可靠。在吊装圆盘及其辅助吊索安装完成后,电缆处于自重垂直状态下,将每个楼层井口的电缆用抱箍固定在槽钢台架上。水平段电缆通常采用人力敷设。在桥架水平段每隔2m设置一组滚轮。

6.9.2技术指标

(1)应符合下列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2)技术要求

电缆型号、电压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核实电缆生产编号、订货长度、电缆位号,做到敷设准确无误;电缆外观无损伤,电缆密封应严密;电缆应做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电缆敷设前还应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6.9.3适用范围

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电气垂直井道内的高压电缆吊运敷设。

6.9.4工程案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

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6.10.1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是实现机电系统设计功能的保障。随着建筑工程机电系统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机电系统设备(设施)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这些机电设备(设施)在丰富建筑功能、改善人文环境、提升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素,如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及传播的噪声和振动给使用者带来难以接受的困扰,甚至直接影响到人身健康等。

(2)施工工艺

噪声及振动的频率低,空气、障碍物以及建筑结构等对噪声及振动的衰减作用非常有限(一般建筑构建物噪声衰减量仅为0.02~0.2dB/m),因此必须在机电系统设计与施工前,通过对机电系统噪声及振动产生的源头、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受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后果等进行细致分析,制定消声减振措施方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加以适度控制,实现对机电系统噪声和振动的有效防控。具体实施工艺包括:对机电系统进行消声减振设计、选用低噪、低振设备(设施)、改变或阻断噪声与振动的传播路径以及引入主动式消声抗振工艺等。

主要施工方法:

1)优化机电系统设计方案,对机电系统进行消声减振设计。机电系统设计时,在结构及建筑分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满足建筑功能的合理机电系统分区,为需要进行严格消声减振控制的功能区设计独立的机电系统,根据系统消声、减振需要,确定设备(设施)技术参数及控制流体流速,同时避免其他机电设施穿越。

2)在机电系统设备(设施)选型时,优先选用低噪、低振的机电设备(设施),如箱式设备、变频设备、缓闭式设备、静音设备,以及高效率、低转速设备等。

3)机电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深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消声、减振功能需要,通过隔声、吸声、消声、隔振、阻尼等处理方法,在机电系统中设置消声减振设备(设施),改变或阻断噪声与振动的传播路径。如设备采用浮筑基础、减振浮台及减震器等的隔声隔振构造,管道与结构、管道与设备、管道与支吊架及支吊架与结构(包括钢结构)之间采用消声减振的隔离隔断措施,如套管、避振器、隔离衬垫、柔性软接、避振喉等。

4)引入主动式消声抗振工艺。在机电系统深化设计中,针对系统消声减振需要引入主动式消声抗振工艺,扰动或改变机电系统固有噪声、振动频率及传播方向,达到消声抗振的目的。

6.10.2技术指标

按设计要求的标准执行;当无设计无要求时,参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隔振设计规范》GB50463、《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0868、《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

6.10.3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中型公共建筑工程机电系统消声减振施工,特别适用于广播电视、音乐厅、大剧院、会议中心、高端酒店等安装工程。

6.10.4工程案例

吉林省广电中心、吉林省政府新建办公楼、上海金茂大厦、北京银泰中心、中国银行大厦、首都博物馆、中国大剧院等机电安装工程。

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6.11.1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覆盖建筑机电系统的方案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其执行者可以由独立的第三方、业主、设计方、总承包商或机电分包商等承担。目前最常见的是业主聘请独立第三方顾问,即调试顾问作为调试管理方。

(2)调试内容

1)方案设计阶段:为项目初始时的筹备阶段,其调试工作主要目标是明确和建立业主的项目要求。业主项目要求是机电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调试计划和进程安排。该阶段调试团队由业主代表、调试顾问、前期设计和规划方面专业人员、设计人员组成。该阶段主要工作为:组建调试团队,明确各方职责;建立例会制度及过程文件体系;明确业主项目要求;确定调试工作范围和预算;建立初步调试计划;建立问题日志程序;筹备调试过程进度报告;对设计方案进行复核,确保满足业主项目要求。

2)设计阶段。该阶段调试工作主要目标是尽量确保设计文件满足和体现业主项目要求。该阶段调试团队由业主代表、调试顾问、设计人员和机电总包项目经理组成。该阶段主要工作为:建立并维持项目团队的团结协作;确定调试过程各部分的工作范围和预算;指定负责完成特定设备及部件调试工作的专业人员;召开调试团队会议并做好记录;收集调试团队成员关于业主项目要求的修改意见;制定调试过程工作时间表;在问题日志中追踪记录问题或背离业主项目要求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确保设计文件的记录和更新;建立施工清单;建立施工、交付及运行阶段测试要求;建立培训计划要求;记录调试过程要求并汇总进承包文件;更新调试计划;复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业主项目要求;更新业主项目要求;记录并复查调试过程进度报告。

3)施工阶段。该阶段调试工作主要目标是确保机电系统及部件的安装满足业主项目要求。该阶段调试团队包括业主代表、调试顾问、设计人员、机电总包项目经理、专业承包商和设备供应商。该阶段主要工作为:协调业主代表参与调试工作并制定相应时间表;更新业主项目要求;根据现场情况,更新调试计划;组织施工前调试过程会议;确定测试方案,包括机电设备测试、风系统/水系统平衡调试、系统运行测试等,并明确测试范围,明确测试方法、试运行介质、目标参数值允许偏差、调试工作绩效评定标准;建立测试记录;定期召开调试过程会议;定期实施现场检查;监督施工方的现场调试、测试工作;核查运维人员培训情况;编制调试过程进度报告;更新机电系统管理手册。

4)交付和运行阶段。当项目基本竣工后进入交付和运行阶段的调试工作,直到保修合同结束时间为止。该阶段工作目标是确保机电系统及部件的持续运行、维护和调节及相关文件更新均能满足最新业主项目要求。该阶段调试团队包括业主代表、调试顾问、设计人员、机电总包项目经理、专业承包商。该阶段主要工作为:协调机电总包的质量复查工作,充分利用调试顾问的知识和项目经验使得机电总包返工数量和次数最小化;进行机电系统及部件的季度测试;进行机电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培训;完成机电系统管理手册并持续更新;进行机电系统及部件的定期运行状况评估;召开经验总结研讨会;完成项目最终调试过程报告。

(3)调试文件

1)调试计划:为调试工作前瞻性整体规划文件,由调试顾问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起草,在调试项目首次会议,由调试团队各成员参与讨论,会后调试顾问再进行修改完善。调试计划必须随着项目的进行而持续修改、更新。一般每月都要对调试计划进行适当调整。调试顾问可以根据调试项目工作量大小,建立一份贯穿项目全过程的调试计划,也可以建立一份分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实施的调试计划。

2)业主项目要求:确定业主的项目要求对整个调试工作很重要,调试顾问组织召开业主项目要求研讨会,准确把握业主项目要求,并建立业主项目要求文件。

3)施工清单:机电承包商详细记录机电设备及部件的运输、安装情况,以确保各设备及系统正确安装、运行的文件。主要包括设备清单、安装前检查表、安装过程检查表、安装过程问题汇总、设备施工清单、系统问题汇总。

4)问题日志:记录调试过程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正式文件,由调试团队在调试过程中建立,并定期更新。调试顾问在进行安装质量检查和监督施工单位调试时,可根据项目大小和合同内容来确定抽样检查比例或复测比例,一般不低于20%。抽查或抽测时发现问题应记入问题日志。

5)调试过程进度报告:详细记录调试过程中各部分完成情况以及各项工作和成果的文件,各阶段调试过程进度报告最终汇总成为机电系统管理手册的一部分。它通常包括:项目进展概况;本阶段各方职责、工作范围;本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本阶段出现的问题及跟踪情况;本阶段未解决的问题汇总及影响分析;下阶段工作计划。

6)机电系统管理手册:是以系统为重点的复合文档,包括使用和运行阶段运行和维护指南以及业主使用中的附加信息,主要包括业主最终项目要求文件、设计文件、最终调试计划、调试报告、厂商提供的设备安装手册和运行维护手册、机电系统图表、已审核确认的竣工图纸、系统或设备/部件测试报告、备用设备部件清单、维修手册等。

7)培训记录。调试顾问应在调试工作结束后,对机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做好相应的培训记录。

6.11.2技术指标

目前国内关于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没有专门的规范和指南,只能依照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和检测规范的相关部分开展工作。主要依据的规范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343。

6.11.3适用范围

适用新建建筑的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特别适用于实施总承包的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

6.11.4工程案例

巴哈马大型度假村、北京新华都等机电系统调试工程。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