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方略

-- 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解读

作者:潘家华 黄承梁 李萌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3日 点击数:714 字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充分肯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明确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伟大事业中的战略地位,积极应对包括“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在内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

报告在第三部分,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指出了若干基本方略,涉及发展理念、基本遵循、环境伦理、法治制度、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全球治理等多个关系范畴。正确阐释各个关系范畴的基本内涵,系统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方略,对于实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工业文明的价值理论核心是基于功利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忽略甚至否定自然价值。但事实证明,自然没有替代品。大自然所创造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产品、服务、再生(再生产)、修善(自我修复)、交互(互为依存)、系统(整体),以及无机环境的空间、物质和媒介等价值成分。自然资产的保值增值,是自然的劳动所实现的价值。《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这奠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自然价值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为生态文明改造和提升工业文明、实现生态文明转型、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价值理论基础。

从实践视角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山水林田湖草”实行粗放式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核算不清晰,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经济权益不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要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当其冲的理论价值即自然是有价值的,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绿色GDP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困难重重的前提条件得以解决。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和保障,是国家就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的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意义的基本对策。

生态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和母体,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人民都不能因生态环境破坏失去底线而丧失立足之地。我国早在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中,就明确规定包含“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在内的环境保护方针;1983年,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明确宣告:“环境保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21世纪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文规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7年,《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从根本大法溯源,1982年《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切表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具有宪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高度重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科学论断,并指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尤其要确立这个观点。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什么鱼也没有了。因此,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我们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工业文明过分强调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人类可以为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被誉为环境伦理学之父的美国学者罗尔斯顿(Holmes.Rolsto)先后出版《哲学走向荒野》《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对大自然的义务》等著作,他认为,传统西方伦理学未曾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事物的价值,环境伦理学必须考虑生物学客体,它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工业文明300多年来,由于环境破坏、生态退化和资源约束趋紧引发的一系列人类社会不可持续问题,就是人类在价值观上出现了问题而在实践中无以复加、肆意摧残和掠夺自然而导致的恶果。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中华文明拥有天人合一、与天地参、道法自然的古老和传统东方生态智慧。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近代大儒、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指出,西方人本质上是宗教的,中国人本质上是哲学的。习近平总书记深谙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根植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土壤,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就是中国的环境伦理学,它使得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发生着与传统粗放型工业模式相扬弃的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还发生着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自我反省和调整,使生态文化、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新文化,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了新的伦理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向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从现实中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各自为政的属地化、条块化管理体制,致使政出多门、多头治污、九龙治水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央或地方财政支持或部门利益面前,权力重叠、权力竞争,但在监管或者行政追责方面,又经常出现“谁都在管、谁都不担责”的监管真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实质,是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从顶层设计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生态保护监管体制,对草原、森林、湿地、海洋、河流等所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所有保护区域进行整合,实施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理,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做好资源上线、环境底线和生态红线的全方位、全系统界定,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逐步增强环境容量。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概不例外。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们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们应在完善生态立法、规范生态执法、严格生态司法、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形成重大突破;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重大突破。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不论从世界发展态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要求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

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所揭示的基本问题,即生态问题本质也是发展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是发展。欧美国家在工业文明最初的一两百年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至本世纪初,更多地走向了“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说“边污染边治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市病”等严重问题。我们再也不能重蹈覆辙,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将绿色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坚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效益的协调。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紧密相连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需求正由“温饱”数量型转为“绿色环保”质量型,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刚刚起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绿色生产方式的形成,将更好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绿色化生活方式,将倒逼绿色化生产市场的培育和壮大。

联合国《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十九大报告明确“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理解,落脚点在“文明”。当代的生态问题,西方人总以为能够以一物降一物、以一种技术去克服另一种技术难题的征服者姿态去解决。整个工业生产就像一台紧绷着弦的大机器,循环往复,一部分设备进行产品生产,一部分设备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理。但其结果却是制造出了更加积重难返、无以复加的难题。

现代社会盛行的“经济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不是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不是人民的幸福状态。近年来,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浪费性消费,实际上破坏着人民随着物质条件提升本应形成的幸福感;本应追求内心的和谐、宁静和美丽,却被动地陷入物质主义的庸俗之中不能感受到质朴的幸福。我们强调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实质是简朴生活和低碳生活,抑制异化消费和过量消费,使每个中国人实现走向“生态人”的自我觉醒和自觉行动,在深刻解答“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历史思考、人文思考中形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个人独特、充满幸福的精神追求。

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是美丽中国梦。只有美丽中国,才使社会主义更加彰显出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浑然一体、和谐共生。进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紧密关联和内在一致,也只有实现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格源于其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体、绿色的林草,同衣食住行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标本兼治、常抓不懈,从影响群众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既下大气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探索建立长久管用、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让城乡环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就全球范围来看,自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发展战略;2013年,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被正式写入决定。这表明,由中国首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话语的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话语体系。

从根本上说,生态文明是受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历史和文明形态的更高层次、更高阶段,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发展趋势。凝聚东方生态智慧和文化底蕴的生态文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性贡献。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跨越两个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有望加速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引领全球向生态文明社会整体转型。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基本方略,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和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思想的中国化,不断创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学说,不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使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健康、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