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本质全面推进高职“课堂革命”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27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0日 点击数:1,864 字号:【

日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坚持内涵发展,掀起‘课堂革命’”的号召,开启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新思路。就高职教育而言,正确理解和把握课堂革命的本质,是推进高职课堂革命的前提条件。

    笔者以为,高职课堂革命是指以高职院校教师为主体、以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教育现象和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表征所展开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它泛指一线教师个体或团队基于高职教育实践、为了推进高职教育教学发展、依托课堂教学实践而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课堂革命的水平决定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师生发展的高度。推进课堂革命的愿景目标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做合一”,进而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落脚点是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多元化发展。这意味着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既是教的过程,又是学的过程,也是师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做的过程,还是“产—学—研”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校企之间双岗交替、互聘互兼、双向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予以保障和实施。其间,教师不仅要考量企业生产核心技术与工艺流程及其创新,还要研究如何花费最小的教育成本和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教育绩效和生产效益。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产—学—研”之“研”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科学研究即生产技术(工艺)革新,二是教育科研即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相应地,高职课堂革命也要担负双重使命:一是要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依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课堂革命

    高职课堂革命的主体是教师,要系统推进课堂革命,工作重心必须放在一线教师身上。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与其教育科研能力发展水平都是一个需要持续完善的长期过程,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统一、与课堂革命相依存、与人才培养共始终,二者虽不完全呈现一一对应的状态,但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以,持续提高的教育科研能力,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应对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诸种挑战,不断推进课堂革命的发展,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效益,从而实现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互动共赢:教师教育科研活动既能够丰富发展和提高其教育科学理论水平,又能够通过课堂革命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实践策略的持续创新。由此可见,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既是一个可持续的积累与教师人力品质提升、教师职业价值感和尊严感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高职课堂持续革命、教育模式不断发展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并日臻完善的过程。

    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做倡导和践行终身学习的模范,要深入地学习教育科学基础理论、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把握职业教育规律、熟练掌握并恰当选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紧跟职业教育改革前沿动态,要把自身的学习与学习型团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勇于和善于推进课堂革命,切实促进专业化发展水平。同时,高职院校也要施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动态评聘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等,促进专兼职配置合理的结构化、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依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推进课堂革命

    就目前看,一方面,高职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自觉性差,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的驱动力不强也不持久,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未形成与自身知识结构及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导致历史欠账越来越多,很难达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要求。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高职生自我发展前途渺茫是造成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方面诸多困境的根本原因,这些因素更加剧了高职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业成绩相互间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教育影响的漠视甚至对抗,在理论课教学中偶有极端现象发生。

    应予指出,在高职院较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发展性问题,它必将伴随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和办学吸引力的提高而得到解决。作为能力本位、以学生职业实践技能培养为第一要务的现代职业教育,比其他层次、其他类型的学校教育更需要课堂革命。当下,越是面临重重发展阻力,就越要发展;越是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就越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因此,一线教师要善于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在高职课堂积极稳妥地推进小组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计算机仿真等教学策略,并全面总结实践经验,大胆开发当下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之下的微课、慕课、精品课等线上线下共享课程资源,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境界、文化含量、艺术品位和感染力;积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确保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

    通过优质高职校及专业(群)建设推进课堂革命

    课堂革命是高职院校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在优质高职院校及专业(群)建设的大背景下,任一领域、层次和内容的研究,都不可能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或一时努力就能够完成,有的建设项目甚至可能需要学科组、教研室,乃至于系际间、院校间的同仁们组建“科研共同体”,在一定的研究周期内分工合作;更多的协同创新成果,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验证和修正。因此,只有紧紧依托优质高职院校及专业(群)建设这个大平台,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团队的整体优势,才能更好地达成课堂革命的预期目标。这既是优质高职院校及专业(群)建设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路线、方法等的客观要求。可见,一所高职院校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是该院校课堂革命的前提、基础和引擎,势必决定专业(群)建设和院校发展的最后高度。

    要加强优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就必须形成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教师团队的教育科研能力。要善于调动、充分发挥和保护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要区别对待不同科研发展水平的教师,注意分类指导,确保校本研训工作的针对性;要定期开展群众性校本教研活动,注意老中青相结合,取长补短,相观而善。此外,还要注重发挥政府“放、管、服”的主导作用,积极搭建区域性的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平台,为一线教师精准提供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需求等相关增值服务信息,进一步拓展高职课堂革命的生存发展空间。

    (作者:李玉龙系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科研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