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和各职业院校全面启动教学诊改工作。之前,经过两年的试点探索,职业院校对诊改制度的思想共识逐步凝聚,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改革实践成效初显。但是,在试点省份的现场调研中发现,受思维惯性影响,项目管理、运动形式、迎评情结仍不同程度存在于部分院校的诊改工作过程之中,制约了其实际进程与成效。因此,激发诊改的原动力,保证制度建设知行合一,仍是当前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需要认清和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克服项目思维,形成诊改合力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推出了示范校、骨干校等一批项目,推动了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政府支持与院校承诺的动力组成,对项目推进约束力强、对思想禁锢冲击力强,高职院校借势发展,集聚了优质资源,积累了办学经验,同时也习惯了“用项目推改革”的思维方式。然而,现在的诊改,不是项目建设,而是扎根学校的一次理念变革和制度建设,其核心是自主、全面、常态化,其动力源是内生的、全程的、持续的,其成效在短期内难以用显性指标测量。因此,项目化思维方式在推进制度建设中并不可取。
所谓形成诊改合力,就是对原有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的诊断、继承和改进,使相对分割、孤立的质量管控措施网格化、矢量化,最终形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合力。职业院校构建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可以从建立一个平台、架构两线监控、实施三级管理、构建四维评议的路径出发。其中,一个平台是基础,通过加强和拓展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平台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预警功能,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决策和评价提供数据参考。两线监控是途径,通过架构质量生成和质量控制两套系统,形成协调配合的两线监控网络,为内部质量问责机制创造“对立面”。例如,在质量生成线上有“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教师”,在质量控制线上有“数据平台→教学督导→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三级管理是组织保障,通过建立学校、教学单位、教研室等三级质量管理机构和标准体系,形成“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质量标准和质量负责人。四维评议体现质量保障的多元主体,包括四类问责机制,如董事会、理事会、工会构成的内部问责,在校生、毕业生构成的用户问责,家长、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构成的外部问责,以及第三方评价组织构成的社会问责。
避免变成运动,增强诊改持续力
诊改是高职质量发展的一场革命,强调自发、自主、自适,不是一次质量运动,更不是一场质量宣示。在方案确定过程中,有些院校“跟风走”,省里怎么安排就怎么干,省里没有安排就观望不前,使诊改工作失去了自发性和自主性;还有些学校“随风摆”,等、靠试点校的“成熟方案”“成功经验”,认为试点的肯定是先进的,忽略了工作方案的自适性。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有些学校把诊改看成一场运动,强调发起人和推动者作用,将书记、院长推到制度建设的最前端,造成人治大于法制。诚然,这些运动式的做法可以使诊改快速上马,但一定是不可持续的。
持续发力,就要遵循系统论、“PDCA循环”等理论基础,实现螺旋上升的质量诊断、质量改进、质量提升和质量发展。如何保证诊改制度建设持续发力,又不因为“疲劳效应”影响效率,需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校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应尊重教育逻辑、产业逻辑,更要结合校情、学情从实际出发,切忌“从众—拿来—挂墙上”。二是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要考虑全局,更要突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并要投入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全员统一认识共同推进。三是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学校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经历着“制度-机制-能力-文化-行动”多个阶段,需要以基本学制、学年和学期为时间坐标,及时总结问题,更要感知成效,坚定全员质量发展的信念。
摒除迎评情结,激发诊改内生动力
诊改制度建设启动后,学界就展开了关于评估和诊改区别的讨论,且在内生性与外在性、主动性与被动性等方面形成了共识。辩证地看,内生动力激发和外部压力传导始终是不可剥离的。高职院校传统评估通过外部压力推动内部改革,这在质量保障的初期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激发内生动力、诊断改进、提升质量来支撑外部的评价和问责,将成为职业院校适应“管办评”分离、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学校不可用迎评的方式应付复核,也不应盲目排斥外部评价,而应该把复核、评价的关注点放在检查自己是否具备自主保证的能力上,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内生动力,是职业院校质量发展的源泉。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质量发展的动力组成从外部问责转向内部自愿问责,学校、部门、专业、教师、学生形成“动车组”,教学诊改才能“跑得稳、跑得快”。其中,学校抓文化,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保障和激励,创造制度运行和孕育质量文化的环境;部门抓运行,设计“时时、处处、事事”的质量标准和制度,运行制度形成机制,持之以恒形成能力,支撑学校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专业抓服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教学服务学生发展,课程内容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支撑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支撑岗位需求;教师抓课堂,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立足本职岗位,建立自己的质量标准,使课堂教学支撑教学目标;学生抓动力,要通过提高就业岗位供给质量,形成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还要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灵活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诊改制度不是证明高职质量的权宜之计,其建设过程必将是持续的、长期的、发展的。转变项目化思维、改变运动化方式、克服迎评化情结,做实培训使质量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用好平台使质量表征从主观到客观,完善制度使质量体系从零散到系统,形成机制使质量提升变一时为日常,诊改就能形成合力、持续发力。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孙辉)
网页链接:孙辉:克服思维惯性,激发诊改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