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期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学习情况汇报——王爱梅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4日 点击数:886 字号:【

2017 年8月3日-8月7日,我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课题申请、研究方法及成果发表、评选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听取了张键、张桂春、徐元俊三位专家带来的讲座。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目前许多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在对待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困惑,而我,愈发感觉作为一线教师的自己,在教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工作之余,虽然内心有一些想法,却很少动笔去做,又或者虽然想动笔,却发觉自己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过于肤浅,不知如何下笔。经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教育科研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没有知道的内容和好处,了解到在职业院校进行教科研的意义,认识到课题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总结工作,找出一条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科学方法。

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就是教育发展的生产力、推动力。“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响亮的战略口号无疑是正确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育学提供"源头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为教育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我们学习了如何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首先,要有扎实的科研积累。职教科研积累是根据研究主题的研究需要累计聚合材料的过程。材料之于科研的意义,犹如鱼和水、根和树一样,失去了材料的滋养和支撑,科研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科研表面看来,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一种智慧。但它的“跟”却在于积累。比拼的是材料的占有、阅读的丰博、扎实的底蕴。因而教育科研必须从“笨”处起步,在“拙”中坚守,于多多益善的积累中完成科研的超越。其次,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读书是教师职业生涯和科研生涯的“充电器”,“学高为师”是教师的职业规定,怎样做到“学高”,就是要多读书、勤科研,而且必须是有明确目的或科研意识的读书。怎样做到这点呢?一要读出空白问题。不要迷信别人,哪怕是权威、大师、顶级专家,也要抱着挑刺和批判的态度去读,读出问题和不足,训练自己的批判思维和眼光。二要善于迁移。迁移到你研究、思考的问题上去。那怕你读的内容与这一研究思考毫不相干。我们也要有阅读迁移意识,努力建立阅读材料与科研之间的联系,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三要文从心出,心在文里。文从心出,心在文里是科研意识的表现。“文从心出”,即没有无心之文。文都是心灵的产物,思考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心在文里”,没有文外之心或无文之心,即你要时时记挂着文,为文而读,为文而思,为文而备。这样读别人的书,写自己的文,你的科研文章才会如涌泉、如抽丝,不断生成,接续不断。再次,要有创新的思想见解。 第一,思想比材料更重要。材料是科研的资源和本钱,当然重要。但材料是“血肉”,思想是“灵魂”,两相比较,思想更为重要。第一,思想是组织材料的手段。材料好比“散钱”,离开了思想线绳的贯穿,就组织不起来,就是一地鸡毛、一盘散沙。第二,思想是判定材料优劣的标准。孤立的材料无所谓好坏,材料的好坏取决于它与思想的搭配程度、契合程度,取决于表达思想的价值和效果。第三,写作意化最重要。

科研写作的好处。写是科研成果外化、表达和展现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科研能力高下的标尺。科研当然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但你的其他能力再强,如果写的环节薄弱,终端输出时“掉链子”,“临门一脚”不行,你就肯定会被定性为科研的“菜鸟”。因为科研是要靠成果说话的,你要有东西给人看,你要让别人信服和点赞,必须写得出令人钦佩的文章才行。所以没有写作的“硬实力”,拿出来的东西不象样,上不了“台面”,其他能力再强也是白搭,也会被一票否决。所以任何事物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写作之于科研,就是这样的“一”。写作能力的提升必然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题中之义。

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飞速发展,职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发展、新课题已成为科研借势发展的新的起点。时代呼唤科研,职改呼唤科研。当前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除专业知识外,还有科研的任务和能力的要求。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那么,职业院校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呢?

首先把握脉搏,选准课题。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进行教育科研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实际上,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俯拾即是,问题即课题。因此,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课题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是否适合自身的客观条件、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还要考虑是否有价值有创新。因此我们应选择直接性的、探索性的或反思性的课题进行研究。

其次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教育科研不只是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中“跑马”的过程,而是让自己的思想结合自己的教育行为得以滋养、成长、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最好是结合一个教育行为、一组教育活动、一类教育措施逐步产生新思考,形成一篇篇有创意的札记、案例,这样教育科研就落在实处了。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就具有扎实的根基了。

观点新颖,具有价值。教研的结果,最终都将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报告。要在众多的论文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新颖的观点,但又不能脱离实际,哗众取宠或随意修改结果、数据。那么,如何使自己的研究新颖呢?首先,说别人所未说。科研结束后,结果需要公布,经验需要总结,失败的教训要吸取。那些别人已经说过或者众所周知的内容,尽管与你的研究密切相关,也应该少说或不说,避免给别人“千人一面”的感觉;其次,认真处理并充分利用相关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你辛苦实践所得来的,是充分证明你的论点(或结果)必不可少的证据。最后,观点(或结果)要有利用价值。利用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决策和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能给基层工作者提供参考。你的实践结果应该具有推广价值,或观点有说服力,或可供人借鉴,使别人少走或免走弯路。

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完成实践、避免失误的重要前提。一个业务能力差的人,连课都上不好,还谈什么教改、教研?同样,渊博的专业知识,既是顺利完成实践的保障,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所以,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遇到问题时多向老教师、老同事或者其他人虚心求教,运用别人的经验,充实自己的知识,及时修正失误。在明显感到力量不足时,要及时与别人合作,通过同事、同行、同学间的密切配合来完成选定的课题。

总之,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积极进行研究,经常写作表达,就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