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期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学习情况汇报——张兆玉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4日 点击数:955 字号:【

首先,非常感谢院、系各级领导能给我一个外出进修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今年8月1日至6日我参加了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教练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此次学习对我提高很大,感悟颇多,现将我的感悟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教练式教学的实质与内涵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无定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最后都必须落到学生自身的自我学习,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因此,外部帮助和自我学习的互动才是能力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教练式教学法创设一个教练环境,向学生提供激励、指导、训练,达成外部培训和自我学习的良性互动,激发学习潜能,优化心智模式,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教练”一词源于体育界,它既可以指某类人,也可以是指某种技术或方法。“教练”是指导、训练和督导他、试图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的人。“教练”是能够提供启发、导、训练和榜样的人,他们能够通过教练技术激励、指导、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技能。“教练”是一种帮助他人发现自我潜能、以期完成目标的方法或技术。当今全球体育界,教练体系是成熟的、也是成功的。最近十年来,教练式培训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在西方企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反思当前,高职护理教学现状,如何实现护理教学效率最大化,这种在企业界迅速兴起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教练”理念给了我深刻的触动和启示。在企业界,“教练”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策略性的过程,洞察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受训者有效达到目的。

护理教学改革与企业教练最大的共性在于如何实现教学效果或企业绩效的最大化,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或员工的潜能。

在传统的护理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如何讲授,重视的是如何教给学生临床护理患者的知识,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选择权和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进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与人格伦理的塑造。“教练式”学习方法中,教师采用教练的方法和模式指导学生学习,发掘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教练给学生提供的是“激励、指导、训练和模式”,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内在的兴趣和特长,以培养自尊和自我同一性;对自己的学习有发言权并能与教师商议来确定具体的目标;激发学习动机,热情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达到融会贯通;挖掘内在的潜能,使其学习能够达到最高的学业成就。

在教练式教学的课堂环境中,教师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他们给学生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利用教练技术反映学生的状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行动,让学生主动察觉自己的状态和理清自己的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有效的直接回应,从而使学生调整自我状态、达成目标。自始至终学生处于主动的位置, 创建了一种动态、立体、开放的教学环境,突破了课程与教学的机械、线性关系。因此,教练方法是“外部培训”与“自我学习”互动结合的最佳途径。

二、实施教练式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1.“天生我才必有用”

这是教练能让一个教练过程成功的重要信念。它要求教练在教练过程中对被教练者的态度是:(1)相信对方有改变自己的能力;(2)相信对方可以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当然,被教者会做出最好的选择从而改变自己,一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一个开放性,有无限的潜能可以挖掘;二是教练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对方区分出了不同的可能性之间的差别,并且在双方之间创造了一个相互接受的良好的情感氛围。教练式教学法把这种理念融入到教学过,最重要的是在上课的前期有个师生关系启动过程,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神态等方式与学生创建一种平等、轻松、自由的氛围,调动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到课堂上来,师生之间在精神上建立了较亲密、信任、互相欣赏的联系,这种联系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接着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种分享和交流尤其是一起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角度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不断地以启发式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寻找答案或者完成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情感的参与,精神上处于放松、探索的积极状态,学生不但愿意接收新的知识和信息,并且愿意主动改变自己的观念,产生立即转化为行动的冲动和欲望,非常有利于潜能的释放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掌握相关技能自然变得容易多了。同时,教练式教学过程的这种开放、轻松、相互信任和欣赏的氛围,可以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主动地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虑自由地展现出来。教师通过这个完全真实互动的学习效果反馈系统,一方面非常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订立个性化的学习和实操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补充或者修正教学内容,完成教练式教师自身的持续性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2.明确学生自己的“责任主体”意识。

在体育界,教练的训练目标是要让运动员赢得比赛,请注意,是运动员去赢,比赛是运动员的事,赢也是运动员的目的,教练只是一个帮助者。教练式教学中,学生始终是责任主体,由学生制定计划、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分享成果。

3.“以目标为核心”

教练文化非常重视目标的核心作用,一切的行动都围绕目标有序地展开。教练非常尊重并相信每个被教练者都有天赋的强项,围绕被教练者的目标,重视对方的强项从而支持他做到最好,令对方达到超卓越的水平,注重未来的成就。教练式教学体现“目标性”这个特点主要在两个方向上。首先,每一门新课的开设,任何一堂课的教学,尤其是实践课,都要先清晰目标,让学生清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自己的价值,这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教师是在关心自己的需求,会更主动地配合教学工作,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得到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为讲课而讲课,更不是无视学生的需求,完成任务而已。这样能确保每堂课的讲学、每门课的开设都是有价值的。另外,对每一个同学,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协助下,规划好三个学年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包括人格优化和知识技能学习两方面。落实到每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不断地清晰自己同。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未得到普遍重视,造成目前人们对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目标认识不清,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混乱和偏见。很多高职学生和家长选择高职高专教育,并非志愿的选择,而是作为一种不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无奈替代,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这是很多高职高专学生无心向学、没有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其次,转型期的一些无序状态也加剧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现象。当前中国社会呈现转型期的一系列特点:社会发展、观念嬗变、竞争剧烈、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等等,在社会转型面前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压力,树立理想信念,把求学摆在首要位置。同时高职高专教育也处于“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转型过程,某些工作方面出现的一些无序状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如何准确定位高职学生的培养模式,有的高职院校并未准确把握。或者把高职生按普通本科生教学,沿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采用本科生的教材,追求高标准;或按中职生标准培养,使得高职毕业生达不到高级应用性人才标准,违背了我国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高职人才的初衷。这些高职教学中的定位混乱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教师教学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学生无所适从。加上很大部分高职教师接受的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缺乏高职高专教育需求的教学实践技能,又未接受过这方面的继续再教育,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

求新求异心理,由于年龄原因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反叛心态问题较严重,这样逐步形成了教师讲课学生不爱听的局面。再次,传统师生关系未得到有效的角色变换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以“权威”、“专家”、“导师”的角色面对学生,教师与学生仅仅完成的是知识和信息传递的过程,缺乏感情交流。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讲台成了教师“统治”整个教学过程的“神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与教师平等交流的主动权。这样的教学过程创造的是枯燥、单调、冷淡的教学气氛,缺乏趣味性和活泼轻松的氛围,长期这样会造成学生个性的压抑,更是不符合人性要求的。对极需通过大量有效的实操来消化高级职业技能理论知识的高职高专教育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是背道而驰,根本无法实现把学生雕琢成毕业即可“零距离”上岗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局面。

       以上是我培训后的初步心得,伴随着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我对教练式教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会更加深刻。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