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09-25
-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09-16
- 建筑工程技术-钢结构技术09-25
- 建筑工程技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09-12
- 建筑工程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09-12
2017年暑期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学习情况汇报——段玲
2017年8月3日至7日,我在银川参加了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课题申请、研究方法及成果发表、评选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听取了教育部职教中心所特聘研究员张健,辽宁师范大学一级特聘教授张桂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徐元俊三位专家带来的报告。
4号上午开班仪式后,张健研究员作了《如何提升科研能力》的专题讲座。首先,张老师深刻分析了职教科研对个人、学校的意义和目前职教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问题一,属于职业教育本真的系统的理论建树实在太少。问题二,研究成果(论文写作)问题多。问题三,低水平重复研究多,高端研究比例少。南宁职院的蓝洁博士对2000-2014年间知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数量做过统计,2000年-2006年7年总计不到400篇,而2011-2014年均600篇以上,2014年达到700篇,实在是太热了。但有价值的、叫得响的、推得开的模式却几近于无,这就是低水平研究的状况和写照。这种对模式研究的热衷与崇拜“体现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急切诉求,反映了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中拒绝深度思考,期待唾手可得的浮躁心态。再如石伟平、唐林伟的调研文章还指出:“有68%的高职院校在国家级课题的数量上趋近于零。”这说明我们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还很低端,很草根,离“高大上”的境界还相去甚远,任重道远。
接着张老师从六个方面讲了如何提升我们的科研能力1.要有扎实科研的积累 2.科研时间问题的澄明 3.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4.要有创新的思想见解 5.论文发表期刊及格式要求 6.要尽早进入出书模式。在讲座中他直面当前一线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困惑:1、教学任务重,没时间搞科研;2、作为一线教师,缺乏理论无法搞研究;3想研究,但怕写论文。对于张老师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引起了在坐一线教师的共鸣。
8月5日张桂春老师做了《高职教师“学术生产力”水平提升的路径及“科研项目”申请与“学术作品”表达的规范与技术》的专题讲座,他对目前职教科研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剖析既有深度又有广度,那种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其中学术作品及其表达技巧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月6日徐元俊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详尽地讲了《教育科研的一系列过程及发表与运用推广》使我受益匪浅。其中,他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偏离正确方向的行为:因追逐功利而脱离学校实际;强调精英行为而外化于教学实践;注重科学范式但流于程式化和简单化;重视一次性的成果发表而忽视实践行为的改进。
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目前许多一线教师在对待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困惑,而我,愈发感觉作为教师的自己,在教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工作之余,虽然内心有一些想法,却很少敢贸然动笔,又或者虽然想动笔,却发觉自己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过于肤浅,不知该如何下笔!经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教科研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也明白了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研究,目标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方法是“事件反思、学术引领、专业提升”。
同时,通过此次培训,也使我了解到教师进行教科研的意义,学到了一些以前从不知道的知识,认识到课题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总结工作,找出一条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科学方法。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育学提供源头活,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为教育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当然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还不够,它必须牢牢地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从教育中的问题入手,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目的。不过,教师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历实践、体验、感悟、再实践、再体验、再感悟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真正把教育科研融入到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融入到具有自主发展、富有个性的学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才能认同它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不断地把教育科研的先进理念和日常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学生一起共创教育的辉煌,成就自我。
总之,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我感觉自己对今后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丝感悟和方向。
一、详实的科研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对于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以前总是有些茫然,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去实施,分为哪些环节,哪几个步骤,通过专家的讲解,我清楚地认识到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有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提出(或选题缘由);2、研究综述(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研究述评);3、课题的界定;4、研究目标;5、研究内容与假设;6、理论基础;7、研究思路与方法;8、研究进度;9、预期成果;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11、其它保障机制;12、参考文献与附录。有了这些步骤,就可以按照这几方面一步一步的去搜集查找资料,探寻课题实施思路与方法,预设成果与合作与分工等,合理地开展课题工作了。
二、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是光嘴上说说或者心里想想就能够做到的,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平时要注重积累,要多加强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在做好教学的同时也要多听、多读、多思,要勇于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困惑进行实践性研究。
三、要做一名幸福的研究者。做教育科研的目的,绝不能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被动的去研究,而是要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或者完成一些心得感悟方法总结而去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
四、转变观念,拒绝惰性。要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不能有一时兴起的观念。暂时的研究,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难就难在坚持。平时要能坚持不断的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坚持以谦虚的态度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们请教经验和方法;坚持多上教育方面的网站,给自己带来教育教学最前沿的知识信息;坚持以研究的眼光组织自己的备课和教学;坚持不懈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用最真实的语句记录下来。
五、积累课后反思,提高业务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三位专家也特别强调了应加强反思,注重积累。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这次培训的内容充实,实用,收获颇丰。使我认识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秘而高不可攀的东西,专家的报告虽有严要求,但更是一种信心的激励,教育科研虽有难度却是不论成败的,只要潜心地钻研、认真地实践、深刻地反思,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远。
- 上一篇:2017年暑期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学习情况汇报——张兆玉[ 10-24 ]
- 下一篇:2017年暑期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学习情况汇报——王爱梅[ 10-24 ]